媒体报道
经济日报:从20亿元到120亿元
来源:CNBM 发布时间:2005-02-03 “中国建材”是我国建材行业中成长性良好、十分活跃的一家企业集团。近3年来,中国建材集团营业收入从2001年的20亿元大幅升至2004年的120亿元,年递增50%以上。
短时间内,中国建材集团以一个在业内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建材产业集团的形象与公众见面,其发展势头不仅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同,也得到国际同行的密切关注。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专家认为:按照中国建材的战略目标,结合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中国建材集团可能在三年内成长为亚洲***的建材集团。为此,中国建材的领导踌躇满志。
以资源整合塑造品牌
作为一家由国资委直接领导的大型建材产业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有过骄人的历史,也经历过磋砣岁月。这是一家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提议成立的公司。1979年,小平同志批准成立的新型建材工厂,是中国建材集团的前身——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简称中新集团)。自1984年1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公司的宗旨就很明确:为推进全国新型建材的发展起示范和导向作用,促进我国建材工业和建筑业的改革与创新。
在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下,新型建材这个年轻的行业以较快的速度、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从无到有过程,初步形成一个行业。曾经在我国新型建材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开路先锋和铺路基石作用的中新集团,没有辜负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同志的厚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以新型建材为主导,资产总额逾百亿,集工业生产、科研设计、销售流通为一体的建材产业集团,旗下公司遍布全国。1999年底,公司被国务院首批列入国家试点企业集团行列。
然而,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也遇到了其他国有企业在发展中通常遇到的问题,一度发展平平,到2001年,中新集团已面临太多的困难。2002年3月,中新集团新的总经理宋志平上任。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和调整,化解了一系列关系生死存亡的债务问题,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明晰了主营业务,通过推进规范管理、实施全面的资产和债务重组等一系列措施,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日益优化,各方面事业蓬勃发展。
2003年4月23日,为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中新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这一举措意义深远。中国建材集团申请注册“中国建材”品牌。从此,中国建材以一个行业品牌形象与公众见面。
根据国内外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中国建材集团明确提出“引领行业整合,带动结构调整,全力打造国际化建材产业平台”。以行业存量资源重组为主要途径打造品牌。
传统意义上的建材工业是典型的能源、资源消耗型企业,行业集中度在工业部门中出奇地低。我国建材行业新一轮的结构调整的特点是以大企业集团通过行业整合增强产业集中度为核心,以提升产品生产技术、生产质量和制造规模为手段,以占领资源和市场为目标。对于中国建材集团这样一个有核心能力、有规模优势的集团来说,这为集团进一步做强做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用中国建材集团负责人的话说,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目标不是盲目扩张,而是整合行业内的存量资源,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在战略重组后发展成为有更大影响力的企业。在国资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国家发改委、行业协会、各地方政府,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国际资本的支持下,中国建材集团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导向,充分发挥中央大型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和行业引领者的作用,通过行业整合、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将行业内分散的、有资源、有市场优势的企业重新聚集了起来。
河北鑫磊水泥集团、湖南韶峰水泥集团、山东安厦水泥集团、威海西港玻璃钢船厂、苏州天丰新型建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业相继进入集团。
2004年末,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和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两家中央企业重组并入中国建材集团。两家中央企业的资产总值达27亿。把国家四大材料院所之一的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并入中国建材集团,不但使中国建材集团一下子就拥有了一个***的研发平台,提高了研发能力,而且有利于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将我国轻工机械装备国产化、现代化的骨干企业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并入中国建材集团可以弥补中国建材集团在生产建材装备企业方面的不足。重组后,中国建材集团形成了一个集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建材生产和商业流通的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整合过程中,中国建材突出主业,集中精力建立了以建材业务为核心的三大战略业务单元,成为一家主业鲜明的产业集团。
一是建材制造单元。目前主要包括水泥、新型建材、玻纤、复合材料、耐火材料等产品的制造。二是科研设计、成套设备和工程服务单元。随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和中国轻工机械总公司的正式进入,集团已成为拥有1家国家大型研发中心、12家甲级科研设计院所、12个专业化装备加工企业的大型国际化科工装备产业集团,成为我国建材行业技术先进、装备优良、工艺齐全配套的综合服务平台。三是建材进出口和商业流通业务单元。在三个战略业务单元中,一个是制造业,两个是服务业。中国建材集团做强做大的方式,不单依靠制造业,还要在服务业上大有作为。目前中国建材正有选择地整合国内外相关的营销企业加盟,并不断打造国内外一体化的市场销售网络。
今天,中国建材集团已经依靠自己技术创新能力和成套装备制造能力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工厂。中国建材集团旗下涌现出“北新集团”、“巨石玻纤”、“鲁南水泥”和“中复连众”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产生了“北新建材”、“中国玻纤”等上市公司,创造了“龙牌”、“巨石”和“巨龙”等我国建材行业的著名品牌。包括海外资本在内的巨大的资本市场看好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前景,并加大了投资力度。2004年,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重仓持有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北新建材和中国玻纤两家上市公司股票。
核心专长支撑了品牌
⭕ 中国建材集团以资源整合塑造品牌,主要依靠的是其核心竞争力和集团掌控的核心技术。中国建材行业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原国家建材局撤销后,其所属科研设计院所中的2/3进入了中国建材集团,为中国建材集团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中国建材集团已拥有了中国建材行业最雄厚的技术实力,聚集了以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12家我国建材行业一流的科研设计院所,承担起中国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历史重任。
ꦛ 在方法程度程度方向各地方,在我国有建筑过程作业装饰原材质在浮法窗户夹丝磨砂磨砂磨砂玻璃、环保型干法白白水泥制品、环保型建筑过程作业装饰原材质、窗户夹丝磨砂磨砂磨砂玻璃纤维丝原材质、建筑过程作业卫生情况陶瓷厂家、耐火原材质、石英砂窗户夹丝磨砂磨砂磨砂玻璃、特殊工种白白水泥制品及再加剂、军用及各类汽车挽回原材质等各地方,都撑握着包括独立专业知识使用权的主导方法,包括在中内地地从而导致全球领跑的方法程度方向。进来有标示着中内地地先进典型窗户夹丝磨砂磨砂磨砂玻璃化工成长很高程度方向的日溶化量900吨的浮法窗户夹丝磨砂磨砂磨砂玻璃生育线成套电气方法;标示着中内地地较为成熟方法的曰产5000吨这些的环保型干法白白水泥制品主导方法;标示着全球超一流、现阶段除在我国有建筑过程作业装饰原材质集團后只PPG、欧文斯科宁和圣戈班3个世界级龙头企业撑握的门头池窑金属拉丝方法之类的,在撑握主导方法的同样,在我国有建筑过程作业装饰原材质集團各所属单位科研课题定制院所还包括带来了项目过程定制、系统生产加工、过程作业、按装与之后服务项目的项目过程总负责的建造程度。
大到玻璃、水泥、石膏板、玻纤等中国建材行业的***规模的生产线;精到在耐火材料、石英玻璃等特种玻璃、特种水泥和高档民用复合材料等领域,中国建材集团掌控着建材工业的前沿技术,拥有我国建材行业技术覆盖面广、核心技术掌握全面、与国际合作广泛的技术体系。中国建材集团的技术核心专长占据了整个建材行业的主要领域。
中国建材集团的核心专长的建立,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的举措:首先,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中国建材集团采用“充分尊重,积极引导”的原则,精心培护原国家建材局的科研院所,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保留保护了一支科技队伍。中国建材集团“以人为本”,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优化创新激励机制。集团设立了技术创新成果奖,每两年投入百万元奖金用于奖励技术创新工作突出贡献人员。其次,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重视消化、引进、吸收以及二次创新。第三、制造平台与科技平台相衔接,形成了一套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使科研成果更快地向生产力转化。第四、进一步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资力度。中国建材集团2004年投入科研开发项目的经费有1.15亿元。科研开发共立项147项,其中***科研开发项目18项,省级科研开发项目6项,企业自立开发项目123项。
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重点开展了新型干法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的“优化设计、低投资、国产化”工作,使新型干法工艺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中国浮法”玻璃工艺技术水平,开发了同时生产平拉和压延玻璃的多功能熔窑技术、新型锡槽结构、1.6-6毫米优质浮法玻璃成套技术装备。由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提供总体设计的华尔润集团日生产量达900吨的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已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浮法玻璃技术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玻纤自主开发完成了年产6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为池窑拉丝技术与装备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奠定了基础。杭州院设计的北新建材年产3000万平米石膏板生产线是目前国内***的石膏板生产线。开发了节能型隧道窑及自动运转系统,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建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益。研发的卫生瓷无空气快速干燥装备,提高了卫生瓷的生产效率和节能效果。非金属矿物提纯技术及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采用无氟浮选技术的年产30万吨石英精砂项目投产,表明矿物深加工技术不断提高。
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成为集团具有强势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成为集团吸纳业内相关企业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成为中国建材集团品牌的重要支撑。
国际化道路壮大品牌
拥有核心技术,快速成长的中国建材集团,不把目光局限于神州大地,从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定在国际市场。中国建材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十分明确。以核心技术为基础,通过走国际化的道路壮大品牌。
中国建材集团所属企业加大 “走出去”的步伐,发挥优势,开拓市场,壮大品牌效益。其旗下的中国玻纤巨石集团公司在全球50多个国家初步构建了自成体系的玻纤产品销售网络,玻璃纤维业务名列亚洲第一、世界前五,自有品牌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四, 60%的玻纤产品用于出口,2004年出口贸易达6500万美元。北新建材的矿棉吸声板大举进行俄罗斯市场,石膏板迅速抢滩美国市场。在中国建材集团的主营业务中,已有45%的份额与进出口贸易相关。
为尽快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在南太平洋地区,中国建材集团已建立起颇具规模的中国建材分拨网,通过OEM外包的方式,将自有品牌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在五金、工具等方面,中国建材实施“国内集成,国外分销”的模式,利用国内现有的充足的生产能力,将设计和市场掌握在自己手里,将加工业下包出去。不但减少了国内的竞争,也为国内产品走向海外市场提供了纽带与渠道,成为越来越多制造厂家的强大整合者,也使更多的建材企业对中国建材集团产生了依存。
经认真分析,由于建材产品货值相对较低,同时受到包装、运费的影响,单纯的大量建材产品出口受到限制。中国建材集团认为,产品出口要组织精品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对于高耗能、运费高的产品减少出口或不出口。同时,产品出口并不是中国建材做大的唯一渠道,以技术为突破口,以成套装备为载体,中国建材集团把眼光放在了技术与成套装备的出口上。
𓆏 中国建材集团要求各所属科研院所按照“企业化、工程化、市场化、国际化”目标,结合国家的宏观政策,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装备实施改造,发挥核心技术优势与集团的装备制造优势。目前各院所已完成由产品出口到技术出口,由技术出口到成套装备出口的跨越,不仅解决了以往单纯出图纸容易造成的技术流失的问题,保护了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彻底改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度的提高。今天,各院所已经发展成为能提供成套装备的国际工程公司。中国建材集团已经拥有建材行业各种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开发与成套装备出口能力。在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其技术装备的性价比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国际同行已经把中国建材集团视为重要竞争对手。
𝓰 近期来,全国墙体建筑群体分属全国凯盛香港国际建设项目公司顺寻将浮法玻璃窗加工线出口商进了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印尼、伊拉克,孟加拉,伊拉克等地区。
合肥水泥设计院一年向巴基斯坦出口4条水泥生产线,包括3条日产3000吨和1条日产6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线,总价值1.2亿美元,由合肥院提供设计、供货及服务保障。
西安墙体材料院一次承包中国援助安格拉的五条黏土砖生产线,合同金额约1亿元人民币。
中国建材集团快速占领国际市场,其国际业务的迅速拓展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的大力支持,被商务部列为重点出口支持企业。
在中国建材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中,加强与国际巨头的合作是重要一环。中国建材集团认为,与跨国公司在国内合作,不仅可以学习他们的技术和商务经验,还有可能成为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商和供应商,从而进入他们的全球销售网络。与跨国公司合作对提升“中国建材”知名度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得到国际认同,“中国建材”才能成为真正的品牌。
“中国建材”这个品牌,已引起诸多国际著名公司的关注。近几年来,与中国建材集团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已有法国的圣戈班、荷兰的辉固、日本的三菱、英国的百安居、德国的麦德龙等多家跨国公司,合作范围横跨从生产技术到商业流通的各相关领域。中国建材集团与三家世界500强企业新日铁、丰田汽车、三菱商事共同出资成立了北新房屋有限公司,致力于薄板钢骨住宅的制造和开发,完成了建材产品从材料到部品,从部品到集成的跨越,成为我国住宅产业进程中一件划时代的事件;与三菱集团成员企业三菱商事、三菱重工、三菱综合材料在日产万吨级水泥成套设备的制造及余热发电等方面的技术合作,对促进水泥行业的技术升级意味深远;与英国百安居合资建设了6家超大型仓储式装饰建材连锁超市,在尚不规范的国内建材市场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震动;与欧洲***的百货连锁超市—德国麦德龙在深圳合作建设的超市已经破土动工,预计2005年年中正式开业。一系列成功合作后的良好口碑又进一步使中国建材集团成为了许多跨国公司在国内合作的首选,提高了“中国建材”这个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近日,中国建材明确提出了三年达到500亿营业额的发展规划。按照前三年从20亿增长到120亿元的发展势头来看,这个目标并不遥远,中国建材集团正在全力把这个蓝图变成现实。
(登载于经济日报2005年1月28日头版及第十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