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
“十五”期间我国水泥工业区域性发展目标及主要地区水泥市场供需状况
来源:CNBM 发布时间:2002-10-24 一、“十五”期间水泥总量和优质旋窑水泥需求预测及发展目标
1、水泥总量需求预测:2005年水泥需求量为6.8亿吨,考虑到水泥质量的提高和散装水泥的发展会减少部分水泥用量。最终测算结果为8亿吨±0.2吨。
2、优质旋窑水泥需求量预测:2005年用于城镇建房的需求量为7470万吨,用于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工程的为3190万吨,用于生产维修的为1830万吨,农村约为1500万吨,其他行业为5590万吨,总计优质水泥需求量为19580万吨。
3、发展目标:(1)产量目标:熟料产量4.5亿吨,水泥年产量:6.0亿吨,其中预分解窑水泥年产量为1.2~1.3亿吨。(2)结构调整目标:预分解窑水泥比重为20%。特种水泥比重为3%;水泥散装率为30%;企业平均规模为25万吨。(3)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目标;日产4000吨级预分解窑生产线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行水平,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开发日产5000~10000吨大型预分解窑技术及装备,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预分解窑技术及装备系统。扩大混合材掺量,开发高性能、高耐久性水泥品种及生产技术。开发低品位原燃料及工业废渣利用技术。开发再生能源利用技术。(4)水泥出口目标:水泥年出口量力争实现1000万吨。(5)淘汰落后目标:在完成“九五”期间提出的淘汰1亿吨“小水泥”生产能力基础上,继续淘汰落后生能力0.6亿吨。实现上述目标,水泥工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规模结构将得到有效调整,行业竞争能力得到增强。可实现年节约能源330万吨标煤,年减少粉尘排放量170多万吨。
二、“十五”期间生产力布局和地区发展重点
1、我国地区产需分析:
南方沿海地区:该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湖南四省一区。2000年水泥产量1226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1.04%,水泥生产能力19125万吨,占全国总能力的27.25%,能力发挥率64.1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3%),从产量上分析,该地区目前广东、福建、海南存在一定缺口,其他地区能力都远大于需求,预测该地区2005年水泥需求量为12300万吨。
长江三角洲及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五省一市。2000年水泥产量1499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25.73%,水泥生产能力16577万吨,占全国总能力的23.62%,能力发挥率90.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产量上分析,该地区上海缺口较大;浙江省产大于需,其省市产需基本平衡:从能力上分析,上海缺口较大,湖北基本平衡,其他地区能力均大于需求。预测该 地区2005年水泥需求量为15750万吨。
渤海湾地区:该 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三省二市。2000年水泥产量1429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4.52%,水泥生产能力14171万吨,占全国总能力的20.19%,能力发挥率90.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产量和能力上分析,该地区目前北京、天津产需存在较大缺口:辽宁基本平衡,山东、河北产能远大于需求。预测该地区2005年水泥需求量为12500万吨。
黄河中游区地区:该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中西部地区。2000年水泥产量632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85%,不泥生产能力7423万吨,占全国总能力的10.58%,能力发挥85.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产量和能力上分析,该地区目前内蒙中西部地区产需存在缺口:陕西基本平衡,河南、山西省产能远大于需求。预测该地区20065年水泥需求量为6830万吨。
东北地区:该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和内蒙东部地区。2000年水泥产量187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21%,水泥生产能力2179万吨,占全国总能力的3.1%,能力发挥率85.9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从产量和能力上分析该地区产需存在一定缺口,预测2005年该地区水泥需求量2870发吨。
西南地区:该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省一区一市。2000年水泥产量651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18%,水泥生产能力8302万吨,占全国总能力的11.83%,能力发挥率78.4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产量上分析,该 地区目前重庆、四川产需基本平衡,贵州、西藏略有缺口,云南能力大于需求。预测2005年该地区水泥需求量为6830万吨。
西北地区:该地区扬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三省一区。2000年水泥产量2022万占全国总产量的3.47%,水泥生产能力2399万吨,占全国总能力的3.42%,能力发挥率84.2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从产量和能力上分析,该地区目前甘肃、宁夏产需基本平衡,青海、新疆略有缺口。预测2005年该地区水泥需求量国2620万吨。
2、生产力布局原则:
(1)“十五”期间,水泥工业的发展继续以现有企业改扩建为主、大力发展分解窑生产线的方针,优先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熟料生产线,鼓励发展日产2000吨以上熟料生产线,除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生产特种水泥项目外,原则上不再新建。扩建日产1000吨以下规模生产线。禁止新建、扩建机立窑、湿法窑、立波尔窑、干法中空窑等落后工艺生产线。(2)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加大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力度。(3)继续坚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方针。在大力发展预分解窑水泥的同时,搞好小水泥的淘汰工作。除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外,预分解窑水泥发展一般不受布局上限制。特别是有市场潜力的西北、西南、东北地区,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发展。(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鼓励利用工业废弃物。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环境重点控制区,严禁建设水泥生产线。
3、地区发展重点:
南方沿海地区:该地区是生产能力过剩最突出的地区。“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五”末,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1.45亿吨以内。新增900万吨预分解窑水泥生产能力。
长江三角洲及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北京、天津不再发展水泥,山东、河北要重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总量,辽宁结合熟料基地和粉磨站的建设有选择地发展。“十五”末,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1.5亿吨。新增800万吨预分解窑水泥生产能力。
黄河中游地区:该地区河南、山西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总量的重点地区,陕西和内蒙古要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发展。“十五”末期,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8000万吨左右。力争实现新增600万吨预分解窑水泥生产能力。
东北地区是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地区。“十五”末期,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3500万吨。力争新增500万吨预分解窑水泥生产能力。
西南地区是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地区。“十五”末期,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8000万吨左右。力争新增400万吨预分解窑水泥生产能力。
西北地区是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地区。“十五”末期,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3000万吨左右。力争新增500万吨预分解窑水泥生产能力。
按照上述安排,“十五”期 间,全国水泥年生产能力控制在7亿吨左右,能力发挥率达到85%,水泥总量吨,新增预分解窑水泥生产能力6000万。
“十五”目标实现的对策及措施
方筹集资金,力争实现新增预分解窑水泥的奋斗目标。
“十五”期间,预分解窑水泥生产能力增加6000需建设资金300亿元,资金不足仍将是发展素。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的多元化投资体制。第一,利用资本市场等金,重点是利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目前在水泥企业已达到20余家,这些上市水泥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装备、经济效益、产品企业发展能力上具有优势。首先,应扶持已企业的发展,使其具备不断从证券市场融资,其次鼓励具备条件的水泥上市,扩业数量。争取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30亿,鉴于目前水泥企业投资主全尚在发育阶段,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国家将水泥要工业列入国术改造支持行业,争取部分技术改造项目贴。第三,支持对外开放,扩大利用外资,利的规模要比“九五”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西部地区利用外资额占投资总额的20%以上,达到75同时吸引20亿国内配套资金。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水泥生产业优化升级。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集中体现在推广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先进的预分解窑生产工艺“十五”期间,水泥工业科技进步的总体目标,我国预分解窑技术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科技进步成为推进水泥工业产业优化和升级的动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产2000吨级、4000吨级预分解窑生产线的推广突破,成为“十五”期间新增水泥生产能力体技术装备,同时吨水泥投资控制在500元以是开发日产5000吨-10000吨分解窑技术装现大型技术装备基本立足于国内的突破;三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高水泥质量,以减少混凝泥的用量,扩大工业废渣利用量为目的,开发、高耐久性水泥混凝土生产技术,开发废弃物生能源利用技术。
三、继续贯彻行业发展方针。
“九五”后期,水泥工业发展支持“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的原则,贯彻“低投资、国产化”以及“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有力推进了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初步遏制了立窑水泥盲目发展,促进了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十五”期间,各地政府部门要在控制总量基本平衡、制止不合理行政重复建设、规范市场、引导消费方面发挥宏观作用。淘汰小水泥工作要在全国推进的基础上,加大发达地区和能力过剩突出地区的淘汰力度,要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市场和产品质量法、环保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手段。
1、加快水泥企业重组步伐,支持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
水泥工业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现在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规模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表现在企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债务结构不合理。因此,必须通过企业联合、兼并、收购、破产、承包、租赁等形式,使现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十五”期间,水泥企业一是要鼓励强强联合(合并重组)。在行业内几家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以上大型企业的发展;三是对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企业,通过一定的法律手段采取破产方式重组。
2、研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