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
观察:国家宏观调控下的陶瓷市场
来源:CNBM 发布时间:2004-09-10 陶瓷业的市场需求与增长速度,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今年以来,面对快速增长的经济势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手段,使得过热的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就陶瓷行业而言,陶瓷工业园的建设速度与新生产线的扩建高潮,在相当程度上放慢了脚步。银行惜贷,房地产趋冷、市场需求萎缩,给本就面临一系列“成本事件”高压的陶瓷业带来了很大的阻力,近期陶瓷企业已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
记者近日赴四川陶瓷产区采访,在德阳一家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产品荣获四川省名牌称号的企业强烈感受到了宏观调控对陶瓷企业带来的影响。这家企业产品档次高、规格齐全,多年来在西南、西北市场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但是,今年却仅仅因为从银行贷不到流动资金而全线停产。记者询问这家公司的老总启动生产需要多少流动资金,这位老总说,只要有80万交了气款(注:该企业用天然气生产),就可点火生产。他还告诉记者,由于拖欠气款,一笔出口额达100万欧元的订单也不敢接,白白丧失了诸多商机。
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高要一家陶瓷企业,原本上半年扩建2条生产线,由于银行贷款迟迟批不下来,不得不推迟计划;5月份,佛山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和广东省关于各类开发区(园区)进行清理整顿的通知精神,撤销了28个工业园;而正在新建中的肇庆西江陶瓷工业园,也因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使一大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迟迟付诸不了实施,处于一种等待、观望状态。
银行惜贷,首先停的就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或那些资金运作紧张的企业,而陶瓷行业恰是一个高度民营化、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行业,因此,对自身造血功能不强的内地陶瓷企业来讲,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同时,严重影响了一些投资者的积极性。
但是,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不是宏观调控对行业造成了冲击,而是行业经济发展出现了波动需要调整才造成了这种影响。近年来,重复建设、供大于求,这是陶瓷行业每一位业内人士都知悉的事实,但一轮接一轮的扩建高潮却始终没有降温的迹象。如果不适时地加以调控,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最终将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保持适度、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防范经济危机的预防针。长期以来,那种“土地近乎免费,资金靠银行,赚了是个人的,赔了是银行的”投资模式,在陶瓷行业并不鲜见,而一旦某个环节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企业就会无可避免地遭遇“多米诺骨牌”式的灾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宏观调控已棋到中局,下一步政府会如何落子?企业如何对已经实施的调控措施和政策效果进行评介和反思?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陶瓷企业当前必须关注和深思的课题。
𝕴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