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
建材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产业
来源:CNBM 发布时间:2005-03-141.建材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链接作用
建材产业之所以称之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产业,是由它的生产特点和产品属性所决定的.它对其他许多相关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互补、互动的“链接”作用。建材产业的主体是以矿业与窑炉业加工为主要特征的,它的产品主要服务于建筑业。建材产业的上游是矿产资源产业,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矿产资源,同时对环境也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矿产资源的有限性、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迫使建材产业不能不考虑尾矿和低品位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限度地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开发再生资源,减少污染,发展环境友好型建材产品,与矿产资源部门、环保部门密切合作,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材产业的下游是建筑业等产业,大部分建材产品最终都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并最终被废弃。因此,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必然与建材业的联动、循环发展密切相关。
建材产业又与煤炭、电力、冶金、化工、轻工等产业相关联,它们为建材产业提供了煤炭电力及其他重要原料;反过来建材产业又为这些产业消纳了大量工业废渣,如煤炭产业的煤矸石、电力产业的粉煤灰、冶金产业的各种矿渣(炉渣)、铝渣(赤泥)以及化工、轻工等产业的电石渣、排烟脱硫石膏、糖渣等。没有建材产业和这些产业的“链接”和代谢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困难的。 ’
建材产业除了处理工业和建筑废弃物外,还可以处理相当部分的社会生活垃圾,甚至部分有毒有害废弃物都可以在水泥回转窑等建材工业窑炉得到有效的消纳和利用,显示出比其他处理方式更为优越的特性。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材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不但可以做到废弃物零排放,实现产业自身的“小循环”;还可与多个行业“链接”,实现产业间的“中循环”;而且还可与社会大系统“链接”,实现“大循环”。因此,建材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2.建材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任重道远
建材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三废”利用的主要产业,尤其是工业废渣的利用,几乎绝大部分废渣由建材产业消纳。
在废渣利用上,我国水泥工业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自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就已利用工业废渣,70~80年代工业废渣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除矿渣外,粉煤灰、煤矸石、电石渣、钢渣、磷渣、铜渣、赤泥、糖渣、排烟脱硫石膏等相继进入水泥生产领域,不但用作水泥混合材,还用作水泥生产配料。90年代开始处理城市垃圾、下水道污泥及一些有毒有害物,在这些方面,上海金山水泥厂、北京水泥厂等企业开创了先河并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
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建筑材料也是建材产业消纳废渣的重要途径,如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电石渣、炉渣等工业废渣生产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屋面材料、保温材料(各种墙体砖、砌块、条板、加气砼、矿棉等),利用各种工业石膏(包括排烟脱硫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利用蔗渣等植物纤维生产纤维板等。尤其在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方面,建材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综合利用各种工业废渣3.6亿吨,使新型墙材的比重达到了35%,每年可节约能源。7200多万吨标准煤,节约土地110万亩,其中废渣利用量***的是粉煤灰和煤矸石。建材产业在综合利用方面虽然成绩斐然,但距发展循环经济、构筑资源节约型建材工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尤其在加大煤矸石、粉煤灰的利用力度方面还任重而道远。煤矸石是目前我国年排放量和累计堆存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全国现有煤矸石山1500多座,累计堆存35亿吨以上,占地面积约45万亩。我国原煤年产量2003年16.67亿吨,预计2004年达18亿吨,煤矸石的堆积量还将以每年不低于1.5亿吨的速度不断增加。煤矸石的长期堆存和自燃,不仅侵占大量珍贵土地,而且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质,构成了对环境的严重威胁。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出的工业废渣,全国火力发电用煤量约占总耗煤量的60%,粉煤灰的排放量约占火电用煤量的20%。90年代初,全国大小电厂年排灰量已达到’1000万吨以上,到1995年增加到9936万吨,2000年排灰量1.6亿吨,估计2004年排灰量达到2亿吨。大量的粉煤灰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堆放。因此,无论从节约能源,利用再生资源,还是从保护环境来说,煤矸石、粉煤灰的有效利用都是最为迫切的。去年全国煤矸石、粉煤灰利用率分别约占当年排出量的50%和60%(当然,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发展较快,中西部发展迟缓,如上海早已实现粉煤灰100%利用),距国家“十五”计划一2005年分别达到60%和65%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与达到’100%利用用差距甚远,与达到新排出量全部利用而且还能逐步消纳原先积存量的要求就更远。所以,充分发挥建材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优势作用,不但是任重而道远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构筑资源节约型建材工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